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18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20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采自长江口九段沙湿地的雌性和雄性中华绒螯蟹身体肌肉、肝胰腺和性腺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蟹肝胰腺和性腺对Pb、Cd、Cr、As的富集能力较强,而雄蟹肝胰腺对Cd、As的富集能力较强。DDTs和BHCs的个体富集能力性别差异不明显,但是表现出肝胰腺〉性腺≥肌肉的器官分布差异。BHCs中β-BHC的异常高值和α-BHC与γ-BHC的比值小于3,说明中华绒螯蟹体内的BHCs具有较长的环境存留时间,并可能有林丹的新近输入。(DDE+DDD)/DDT的比值远大于1,说明该地区中华绒鳌蟹洄游和生活的水体环境中没有新的DDTs污染源。  相似文献   
22.
中华绒螯蟹(Erioch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蟹.近年来养殖的河蟹,幼蟹性腺早熟现象十分普遍.为了探讨幼蟹性腺早熟的生理机制及其与自然河蟹生长的差异,我们对自然生长河蟹、非早熟精养河蟹和早熟精养河蟹的体重、体长进行了定期的测量,从而得出它们各自的生长数学模型,进一步证明河蟹体重的增长符合W=aRb的幂回归方程,W代表体重,R代表累积天数,以日期来表示.幼蟹暂养期:自然河蟹生长公式为WS7-自=4.264 949×10-3R0.75326,而早熟精养河蟹的生长公式为W88=1.48277616×10-4R2.075153.在蟹种期(幼蟹期),自然河蟹生长公式为W自=3.080 628×10-8R4.390 53,非早熟精养河蟹生长公式为W87=5.325 97×10-8R4.259239,早熟精养河蟹生长公式为W88=5.464436×10-5R2.71758。无论从a值和b值来看,早熟精养河蟹与自然河蟹差异较大;而非早熟河蟹与自然河蟹差异则较小。从而我们可以认为从 5月 24日(大眼幼体的第 7天)至 7月 18日的 54 d内,幼蟹增重过快、蜕皮过频是造成性腺早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盐度和饲料添加剂对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盐度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培育成仔蟹成活率的影响。在水温21℃、水深20cm,大眼幼体经20天培育,盐度从0-9‰培育成Ⅲ期蟹的成活率以盐度5-7‰为最高。0‰和9‰成活率较低。投喂含有适量添加剂的配合饲料比投喂不含添加剂的对照组成活率稍高。  相似文献   
24.
稻田养蟹"盘山模式"的水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艳  江和文  于永清  周世新  孙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83-12485
[目的]研究稻田养蟹"盘山模式"的水温特征。[方法]利用稻田养蟹"盘山模式"中水田温度和气象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模式中不同深度的水温随天气变化的特征,同时结合试验基地2009年的河蟹和水稻的生产效益,讨论了水温变化给河蟹生态养殖带来的效益。[结果]盘山稻田养蟹模式无论在晴天或雨天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改良河蟹最重要的生存环境因子之一——水温,扩大了河蟹生存活动的垂直空间。[结论]为实现水稻增产、河蟹养成规格增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稻蟹生态种养关键技术,具体包括基地选择、稻田工程建设、水稻栽培、河蟹养殖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稻蟹产品提质增效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6.
于2019年5—11月对4个河蟹淡水养殖实验池塘(T1、T2、T3和T4)水质及河道补给水源水质进行监测,基于氮磷负荷及尾水排放标准,采用2种模型对养殖容量和最佳养殖密度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整个养殖周期内实验蟹塘TN均满足地表Ⅲ类水质标准,TP在养殖前期超标,末期优于Ⅲ类水质标准;以磷排放标准估算,T1、T2、T3和T4在1个养殖周期内的养殖容量分别为4 835、3 894、5 035和4 546 kg,养殖密度分别为12 012、12 249、12 154和16 770只/hm2,4个池塘均可大量增养;以氮排放标准估算,T1、T2、T3和T4在1个养殖周期内的养殖容量分别为3 786、2 999、3 948和3 401 kg,养殖密度分别为9 406、9 432、9 530和12 547只/hm2,T1、T2、T3均可增养50%以上,T4还可增养19.75%。结合4个实验池塘实际养殖状况,该养殖实验池塘河蟹养殖容量为2 006~2 598 kg/hm2,养殖密度为10 229~13 296只/hm2较为适宜;相较于磷排放标准,基于氮排放标准估算的养殖容量偏低,这可能与养殖池塘补给水源水质氮含量超标有关。  相似文献   
27.
研究旨在探究安徽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状况以及资源混杂程度,以期为中华绒螯蟹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集了中华绒螯蟹4个养殖群体和长江野生群体共170尾样本,基于线粒体分子标记,进行种群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遗传多样性低,盲目捕捞可能造成野生资源衰退。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间未出现显著遗传分化,存在严重的种质混杂。研究探明了长江中华绒螯蟹的资源现状,为其科学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为提高江苏河蟹主产区产量预测能力,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河蟹养殖发展规划,本研究对河蟹主产区附近设立的7个观测台站2013—2017年的气象数据和该区产量数据进行了采集,利用插值法补足少量缺失值,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了最能代表江苏省河蟹主产区特点的5个主成分作为研究对象建立BP神经网络,探索其用于江苏省河蟹主产区产量随气象因子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通过PCA主成分分析降维处理后数据的大部分特点能被BP神经网络学习到,预测值与真实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2267,具备一定的模拟气象因子数据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9.
在2012 年8 月进行的南海北部虾拖网海上调查的基础上,对虾蟹类渔获的种类组成、生物学特征和幼 体比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渔获种类一共71 种,其中虾蟹类15 种,但其产量却占总产量的82.34%;虾类优势 种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近缘新对虾(M. affinis)和周氏新对虾(M. joyneri);蟹类优势种为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三疣梭子蟹(P. trituberculatus)和远海梭子蟹(P. pelagicus);刀额新对虾的幼虾比例为73.36%,三疣梭子蟹的幼蟹比例为78.79%。最后,探讨了促进南海虾蟹类资源 合理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
不同盐度海水对锯缘青蟹幼蟹生长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忠利  乔振国  刘健 《海洋渔业》2001,23(3):126-128
实验室条件下比较了盐度为0、3.38‰、6.76‰、10.14‰、13.52‰、16.99‰条件下锯缘青蟹由二期幼蟹至六期幼蟹的生长变态情况。初步结果表明:青蟹幼蟹在变态为四期幼蟹之前,对环境盐度条件有较高的要求:盐度低于10‰,将延长其变态周期和降低成活率;四期幼蟹以后对盐度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此阶段适当降低盐度,将有助于缩短其蜕壳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